亚搏体育官网app下载_登录入口—东汉孝女曹娥救父的故事
日期:2022-10-19 00:25:03 | 人气:
曹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孝女。她的事迹千百年来感动着世人,为她立的碑叫曹娥碑。为纪念她也有了叫曹娥江的一条河。
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会稽上虞人。良久以前,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,有个不知名的小渔村。
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,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天天都在舜江上打鱼。这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,生得美如天仙,又智慧绝顶,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。一年春夏之间,两岸一连大雨,舜江洪水暴涨。江上浊浪滔滔,卷起一个个庞大的漩涡,洪水淹没了滩涂。
渔人盼洪流又怕洪流,涨了洪流鱼虾多,但洪水汹涌危险大。曹娥她爸望着混浊的江水,再也憋不住了,有道是“混水好抓鱼”,这是一年一度的渔汛,怎么能错过。他理出鱼网,撑出小船,计划出江去打鱼。
曹娥望着满天风云,劝爹不要去。爹说抓鱼日日有危险,只要小心就无事。
曹娥见爹硬要去,央求爹同去,好歹也有个照应。爹说女儿不识水性,去了给他添贫苦,一定不让去。
爹去了,曹娥在家不放心,时时盼、刻刻望,只望爹爹平平安安早回家。直到日中太阳过了西,还不见爹爹来用饭。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,但见江水茫茫,掀起层层恶浪,却不见爹的渔船。
曹娥心里不安了,她沿江向上游走三里,转身又朝下游走六里,还没见到爹。太阳快搁山头了,曹娥急得拼命叫:“爹爹,爹爹喂--”喊声招来几个她爹的同伴,他们个个衣衫湿淋淋,大家见了曹娥都叹气,说他们一起在张网,突然一个大浪,把她爹的小船推进漩涡,让水冲走了。
曹娥一听吓出了灵魂,大叫一声"爹爹",拔脚朝下游追去。天黑了,几个渔家叔伯伴着她,一再劝她先回去,说她爹水性好,恐怕已在下游上岸,歇在别人屋里,明天一定帮她找回来。曹娥不见爹,怎么肯回去,谁也劝不住。
整整一夜,她在江边往返哭叫,没有一个乡亲不为她难受。第二天村里人给她送来吃的,她不吃。
人们陪着她沿江找,找了三天,仍不见她爹。曹娥沿江啼哭,哭了三天,眼泪哭干了。村里人又是劝,又是哄,想劝她回家。
曹娥说,不找到爹,死也不回家。她不吃不睡,沿江哭了七日七夜,哭得眼里流出来的都是血。第八天,曹娥望着江水,忽见一个大浪托起一个黑团,似乎她爹在跟水搏击。曹娥一陈惊喜,果真爹爹水性好,还在水里游。
她要救爹爹,帮他游上来,一声呼唤,纵身向江水扑去。“曹娥跳进江水里了--”人们呼天抢地,纷纷奔去抢救。但见江水滔滔,那里另有曹娥的影子。
“天啊!好人为啥偏要遭这种噩运?”人们热泪满眶,围着江堤怨皇天。亲不亲,家乡情,村里人不忍心让曹娥父女葬身水底,分头沿江寻找他们的遗体。又过了三天,江面海不扬波,江水清澈明亮,人们却在下游十多里的江面上,看到一股江水在盘旋,隐隐约约似乎有人在游动。
人们满怀希望赶已往,果见一男一女,背贴着背,女的反剪双手紧负着男的,原来正是曹娥和她的父亲。曹娥虽然死了,但她却能找回父亲的尸首,把他负到江堤边,人们都说这是她的孝心感动天。
厥后这个曹娥负父出水的地方就叫贺盘村。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,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,他们好生埋葬了曹娥父女,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边造了庙,塑了她的像,尊她为"孝女娘娘",还把渔村叫做曹娥村,把这条江更名曹娥江。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,夏历五月初五日这一天,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,各省各府都有来拜曹娥孝女娘娘的,许多人题词送匾赞扬曹娥的孝行。
所以端午节其中一个传说,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救父的节日。直到现在,曹娥江不管水急潮猛,江水飞跃咆哮,一到曹娥庙前面,立刻变得无声无息,好像愧对孝女,悄悄遁去,过了曹娥庙门口,才敢再发出响声,真叫人叹为奇迹。曹娥庙,早年间人们又称它为“灵孝庙”或“孝女庙”。
曹娥庙建于元嘉元年,几经搬迁、重修、扩建,如今的庙宇已形成了结构严谨、气势雄伟、犬牙交错的修建格调。曹娥庙反面是凤凰山,前面即是曹娥江,占地约为六千平方米,修建面积约为四千平方米左右,主要的修建依次漫衍在轴线上。曹娥庙到现在已有二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了,富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,其中的雕画、楹联和书法等响誉海内外。
曹娥庙的正殿是人们瞻仰曹娥的主要地方,位于全庙最中心的地方,正殿高度为十八米,宽为二十五米,深为二十五米。外翻的卷棚,既在结构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,同时也增加了空间的容量,另外又为游客进入正殿缔造了一种肃静的气氛。
暖阁是在正殿的中间,华丽堂皇、熠熠生辉,有浩然的神气。暖阁原先是让小姐、贵妇使用的场所,是为了防寒而从大房间里分开出来的一间小房间。
古代的时候官府大堂办案的地方下面部署底座,反面部署屏风,两侧又放置隔扇也被加做是暖阁。孝女曹娥佩带凤冠正襟危坐在其中,让人看起来很是真实。
后殿又叫做曹府君祠、双亲殿,是供奉曹娥怙恃亲雕像的地方。后殿的结构与正殿差不多,区别就是有二十二扇朱漆大门别有一番神韵。曹娥碑,是东汉年间人们为了赞颂曹娥的美德,纪念她的孝心而造的一个石碑。
墓碑最初是由蔡邕来书写碑文,履历过千百年来的风吹雨打,碑文有点字迹模糊,于是在宋朝由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再次摹仿,随后一直生存到现在。所以说,现在所看到的曹娥碑是宋朝的石碑,字体是行体和楷体。关于这块石碑的撰写,有一个有趣的故事。
原来县令邀请文士魏朗来写碑文,可是魏朗在写好之后却没有拿出来,居心要设置一下悬念,他对大家说碑文如何的难写,想等到他拿出来之后让大家震撼。其时有一个叫邯郸淳的人在场,当他听到魏朗说碑文难写之后便开始拿起笔来写。魏朗在看完邯郸淳写的碑文之后以为自愧不如,于是便把自己写好的文字给撕了。
于是就用邯郸淳所写的文稿做了碑文,蔡邕闻讯赶来,看到这些碑文之后便写下了“黄绢幼妇,外孙齑臼”八个大字在碑阴上。另外另有一个故事是也是关于这座碑文的。
三国时期,曹操与杨修骑马来曹娥庙祭拜。曹操看到碑上的碑文上八个大字以为很奇怪,不明白其中的意思,最后是杨修为曹操破解了碑文的谜语。
杨修说:蔡邕是评价邯郸淳写的碑文是绝妙好辞。并解释说: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,色丝是绝字;幼妇是少女,少女为妙字;外孙为女儿的子,女子为好字;齑臼是用来捣碎姜与蒜的石凹器,姜蒜辛辣,把辛辣调料放在石臼里这就是受辛,受辛就是辞(繁体字的辞字)字。这四个字合在一起就是:绝妙好辞。众人名顿开。
曹操内疚地对杨修说:你才学凌驾我三十里啊!因为有了这个故事,曹娥碑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字谜,也因为曹娥碑隐含着离合的字谜,也被认为是字谜的鼻祖。正是因为这个典故的原因,在现在的灯谜中还特别设置了叫“曹娥格”的谜格。接待转载、收藏,评论、点赞,我是@365故事汇,喜欢的点点关注,谢谢!。
本文关键词:东汉,孝女,曹娥救,父,的,故事,曹娥,是,中国,亚搏体育app官网下载官方版
本文来源:亚搏体育官网入口app-www.zangao68.com